什么是“流行病学调查”?
有点像公安的破案,对每一例疑似病例都要进行详细调查,了解病例、家庭、发病前活动轨迹、可疑的病例接触、可疑的环境暴露、饮食情况等详细内容,通过调查病例感染的蛛丝马迹,确认各种可能的感染来源以及传播方式。
依据多年公安情报分析经验,拓尔思大数据公司总经理江南博士认为:“站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,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可从以下三方面工作入手;
(一)查找患者的数据来源
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,依托各地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,整合疾控中心数据直报系统、医疗机构电子病历、公安部门信息、通讯部门数据、流动人员信息、物流快递信息等,实现多元化收集,为疫情防控提供数据来源。
\(二)患者信息的实时掌控
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,扩大流行病学调查范围,切实摸清每个疑似病例、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和关联人群,确保密切接触人员一个不漏,快速甄别确诊或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人员,科学合理采取管理措施,评估疫情扩散范围和风险程度,切断传播途径。
(三)流行病学调查机构和技术手段
按照“属地管理、分级分区”原则,统筹各级疾控中心和公安、卫生健康、乡镇(街道)等力量,形成各级防疫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,充分利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知识图谱等技术,为开展流行病学提供技术手段。
拓尔思流行病学溯源追踪系统
本系统可快速甄别密切接触人员,评估疫情扩散范围和风险程度,起到实现卡住源头、切断传播途径的作用。
流行病学溯源追踪系统 主要功能和应用场景
1.对接疫情数据
疫情的数据主要是人,人员可以分类:确诊人员、疑似人员、集中隔离人员、居家隔离人员等,人员需要主要的属性是:出生日期、民族、户籍地、来源地、居住地、采集日期、发病日期、隔离日期等,如果有携带设备的具体位置信息更好,每天更新导入新增人员。
2.疫情传播与溯源分析
通过确诊人员A,分析与其有亲密接触人员C。同时,挖掘出与A有过实际亲密接触但是与A并不认识的B。可通过火车/飞机同乘、旅店同住、户籍关系、工作关系等分析方法,对A-B-C的传播路径进行深度挖掘,做到确诊人员的接触者尽早发现、早控制,降低再次传染危险性。同时,可以通过本系统追溯疫情传播的源头并尽快实施必要的措施。
div class="content_img">2020年1月24日广州南沙港“世界梦”号邮轮 感染患者流行病学溯源查找关系图谱
3.疫情热力地图
能够显示各类人员的具体地理位置,地图可以精确到社区级别。根据各类人员绘制热力图,可以通过选中的区域绘制,也可以通过时间轴拖动选择,动态绘制热力图进行态势分析。可以按照人员分类,绘制不同的热力图。
4.疫情县级色温地图
可以按照所在辖区的县区域,绘制区块色温图,可以根据地理区域,每日计算数值,显示每天的色温图进行对比。可以按照人员分类,绘制区块色温图。
5.疫情人员动态管控
所有监控人员信息都进行日实时更新,随时可以进行关联搜索、属性下钻、地图分析、全员统计、表格导出等操作。通过确诊人员的最新数据,可以在系统中关联到相关接触人员信息,并动态显示各区县最新相关人员情况,对疫情的实时动态进行预判,方便指挥调度防疫工作管理。
6.对象数据直接编辑修改功能
所有的对象数据都提供直接编辑修改的功能,方便进行数据维护。根据地址文本信息可以自动地理定位,也可以手动调整具体的地图定位信息,精细化管理的话,人员之间的的关系,也可以管理起来。
7.其他的功能支撑
包括疫情线索跟踪、关系人分析、话单分析、同行分析、时空分析等,这些功能需要其他数据支撑。另外也支持疫情线索文本导入、文本提取等,也可以对接其他网页进行数据采集。